最近收到不少粉丝私信:"老张啊,我这征信报告花得跟调色盘似的,还能不能注册公司当董事?"这问题问得挺有意思。今天咱们就来掰扯掰扯,把《公司法》翻个底朝天,再结合银行风控那些门道,给大家整明白这里头的弯弯绕绕。

先看《公司法》第146条白纸黑字写着,有这五种情况不能当董事:
重点来了!法律压根没提征信报告的事,但银行风控部门可是把征信当放大镜使。去年有个案例,某创业者在工商注册顺利当上董事,结果申请企业贷款时被银行打回票,就因为征信查询次数半年内超过15次。
虽然法律没禁止,但实际操作中会遇到这些坎儿:
举个例子,我有个开装修公司的朋友,征信有6次网贷记录,结果投标政府工程时直接被刷下来,甲方明说"法人征信不过关会影响项目资金监管"。
要是已经出现征信问题,别慌!试试这三板斧:
有个客户用这招,半年时间把征信查询次数从22次降到9次,企业贷款额度批了300万。
建议分三步走:
重点提醒:现在银行查企业贷款会看关联企业图谱,要是发现法人有其他企业征信问题,照样会影响审批。
推荐建立三层防护:
去年帮人设计的这个方案,成功避开3次网贷查询,企业续贷时利率还降了0.5个百分点。
说到底,征信问题不会直接剥夺董事资格,但就像穿着破洞裤去参加商务谈判,虽然不违法,但总归影响印象分。建议各位老板把信用管理当必修课,毕竟现在连租共享办公室都要查法人征信了,你说这世道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