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收到好多粉丝私信,都在问"征信黑了是不是就成失信人了?"。其实啊,这两个概念经常被搞混,就连很多业内人士都容易说错。今天咱们就来掰扯清楚,用大白话讲讲征信记录和失信名单到底差在哪。文章后半段还会教大家几个补救信用的小妙招,记得看到最后!
先说说征信系统,这个大家应该都接触过。每次申请贷款时,银行查的那个央行征信报告,就是由各家金融机构每月上报数据形成的。比如说你信用卡晚还了三天,或者某个月房贷忘记存钱,这些都会变成记录留在报告里。
而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呢,这个可严重多了。得是被法院判定有能力还钱但拒不执行,才会被公示在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上。举个例子,张三欠了李四20万,法院判了要还,但张三明明有存款却转移财产,这就可能上失信名单。
我有个朋友小王,去年创业失败导致网贷逾期。他跟我吐槽说,现在连办张新信用卡都被秒拒。其实这就是典型的征信受损后果:
不过要说明的是,征信系统其实有5年更新机制。从结清欠款那天算起,只要五年内不再出问题,不良记录会自动消除。这点跟失信名单的长期影响完全不同。
去年在法院旁听过一个案子,被告因为上了失信名单,孩子考公务员政审被卡。这可不是吓唬人,根据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》,一旦被列为失信人:
更麻烦的是,这个污点会终身跟随。就算后来把钱还清了,在司法系统里还是会留有记录。所以千万别走到这一步!
如果已经出现逾期怎么办?别慌,这里有几个实测有效的办法:
有个粉丝按照这个方法操作,两年时间就把征信养回来了。关键是要持续产生良好记录,让银行看到你的还款意愿和能力。
最后给大伙提个醒,每年至少查2次征信报告(央行官网可免费查)。要是发现莫名其妙多了贷款记录,赶紧联系银行处理。我见过最离谱的案例,有人身份证被盗用办了9张信用卡,差点背锅成老赖。
总之记住,征信黑了还能翻身,但要是成了失信人,那真是寸步难行。合理借贷、按时还款,这才是守住信用底线的王道。大家有什么疑问欢迎留言,看到都会回复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