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收到很多粉丝私信,都在问“征信花了还能去哪借钱”。说实话,很多朋友可能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:临时需要周转,但征信记录又不算完美。今天我就结合自己这几年接触过的案例,给大家扒一扒市面上那些不看征信的借款渠道到底靠不靠谱。不过提前说好,这些方法虽然能应急,但利息和风险也要自己掂量清楚哦!
现在市面上确实有些平台主打“快速审批”,系统审核时会弱化征信查询。比如某些APP会通过以下方式放款:
不过要注意!这类平台通常利息会比银行高,有些甚至达到日息0.1%。去年有个粉丝就因为没算清楚年化利率,本来借2万最后要还3万多...
如果你手头有车或者贵重物品,可以试试典当行或民间抵押借款。上周刚帮朋友问过,他那辆开了3年的宝马X3还能押到15万。这种渠道的特点是:
但要特别小心合同条款!有次看到个案例,借款人没按时还款,结果车子直接被转卖,连差价都没补。
有些地方性担保公司会提供征信修复+贷款打包服务。他们通常的操作流程是:
不过这类服务收费不菲,光担保费可能就要收贷款金额的5%-8%。而且现在监管越来越严,很多公司都转战线上了。
虽然行业整顿后正规平台不多了,但仍有部分转型的网贷平台在运作。这类平台的特点是:
有个做餐饮的朋友上个月试过,当天就批了3000额度。不过利息确实高,算下来年化将近36%,真是救急不救穷啊...
其实很多银行的信用卡都有隐形预借现金功能。比如某股份制银行的备用金产品:
但要注意!这个本质上属于信用卡额度内的现金分期,如果本身卡片额度低可能借不到多少钱。
根据我这几年观察,市场上确实存在部分不查征信的借款渠道,但要注意:
去年有个客户就是没注意看合同,结果提前还款还要交5%的违约金,真是亏大了。
其实征信就像我们的经济身份证,平时还是要好好维护。如果真的需要用到这些不看征信的借款平台,建议:
最后提醒大家,任何说"百分百下款"的平台都要警惕!越是着急用钱的时候,越要保持清醒头脑。如果还有其他问题,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