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收到不少粉丝提问:“自己征信没记录,能不能给亲戚朋友做贷款担保人?”听起来好像挺合理,但这里头的水可比想象中深多了!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了聊——不上征信的担保到底靠不靠谱?会不会被银行“秋后算账”?更重要的是,担保人如何保护自己的权益?看完这篇,你绝对能避开90%的“坑”!
很多人觉得“反正不上征信,签字就当走个过场”,这种想法可太危险了!银行审核贷款时,担保人的还款能力和信用状况是核心指标,就算不查央行征信,也会用其他手段评估。
举个例子,去年有个客户王姐,给老乡做了农机贷担保。当时业务员说“不上征信随便签”,结果老乡跑路后,法院直接冻结了王姐的养老金账户!这种案例在基层特别多。
你以为只是签个字?这些后果99%的人想不到:
《民法典》第681条白纸黑字写着,就算主贷人还不上,担保人必须履行代偿义务。前几天刚有个案例,担保人微信钱包里的2000块都被划走了!
虽然担保行为本身不上报,但代偿记录会显示为“对外担保代偿”。去年某城商行就因为这个,拒批了担保人的房贷申请。
如果法院判决后拒不执行,担保人照样会被限制高消费。上周还有粉丝说,因为五年前帮人担保,现在买不了高铁票!
遇到非担保不可的情况,记住这4招保命法则:
去年帮客户处理过典型案例:小李给表哥担保车贷时,特别约定只担保首付部分。后来表哥失业断供,银行只能追讨剩余车贷,小李成功脱身!
哪怕离婚了,只要担保发生在婚姻存续期,前任仍有连带责任。去年法院判了个案子,离婚三年的前妻还要帮前夫还担保债!
看似不用抵押物,实则全村担保人互为连带。河北某村整村被起诉,就因为一个人跑路,其他担保户的粮食直补金都被扣了。
担保不是请客吃饭,签个字可能毁一生。实在抹不开面子要帮,优先选择抵押担保,别用信用担保。记住,真正的亲友不会让你陷入险境,那些死缠烂打让你担保的,多半自己都知道还不上!
最后送大家一句话:担保有风险,签字如签命。看完记得转发给身边人,别让好心变成催命符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