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很多粉丝私信问我,申请网贷时总被客服要求添加微信沟通,这到底靠不靠谱?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了讲讲,网贷平台要求加微信的三大常见场景、背后隐藏的诈骗风险,以及遇到这种情况的正确处理姿势。文中还会教大家五招识别正规平台的方法,特别是第三点关系到你的资金安全,建议看到最后!
上周有个粉丝小张的经历特别典型,他提交贷款申请后接到自称信贷经理的电话:"您这资料填得不完整啊,加我微信传身份证照片吧。"这其实已经是危险信号,正规平台都有完善的资料上传系统。咱们来细数常见套路:
去年某地警方破获的网贷诈骗案显示,83%的受害者都是通过微信完成关键交易环节。这里要敲黑板了!通过微信沟通至少存在三重风险:
正规网贷的资金往来都走对公账户,要求微信转账的要么是私人账号,要么是空壳公司账户。去年有个案例,李女士前后转了6笔"解冻金"到不同个人微信,最后发现这些账号都是买来的"僵尸号"。
微信聊天记录虽然能作为证据,但举证过程复杂。而正规平台的沟通记录都在系统留痕,一旦发生纠纷可以直接调取。
有些骗子专门倒卖微信收集的个人信息,某网贷维权群里有人爆料,加了微信后三个月内接到37个诈骗电话,连孩子在哪上学对方都知道。
那怎么判断自己是不是遇到李鬼平台呢?记住这个"五查口诀":
举个例子,上周有个粉丝王哥差点中招,对方让微信发送银行卡流水。他多了个心眼,先在银保监会官网查了平台资质,结果发现这个"XX贷"根本不在持牌机构名单里。
要是已经加了怎么办?记住这个应急处理三部曲:
有个真实案例,赵先生及时保存了对方威胁爆通讯录的语音,后来这些证据成为警方破案的关键线索。
其实现在正规平台的服务已经很完善,根本不需要微信沟通。比如某银行系的消费贷产品,从申请到放款全程在APP完成,连客服都是400开头的官方电话。这里推荐三个验证渠道:
最后提醒大家,最近银保监会刚发布风险提示:凡是放款前收费的都是诈骗。下次再遇到让加微信的,你就笑着回一句:"有什么话不能在官方平台说?"保证骗子当场现原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