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收到很多粉丝私信,说准备和对象一起买房时才发现对方征信"花了",急得直跳脚。今天咱们就来掰扯掰扯这个事儿——夫妻共同贷款时,一方的征信问题到底会不会影响房贷审批?我特意咨询了银行信贷部的老同学,还翻了几十份裁判文书,发现这里面的门道比想象中多得多。咱不扯虚的,直接上干货!
去年帮表弟买房时就遇到这种情况,小两口都是国企员工,平时信用卡都按时还款。银行客户经理直接说了句:"这征信看着就舒坦!"这种组合审批通过率能达到90%以上,利率还能享受首套房优惠。
记得有个粉丝小张,他媳妇有3次信用卡逾期记录,都是几十块的欠款。当时他们跑了4家银行,最后通过提供工资流水证明和情况说明,在农商行拿到了贷款。不过利率上浮了15%,月供多掏了300多块。
去年有个真实案例,男方有连续6个月以上的网贷逾期记录,结果夫妻俩直接被所有银行拒贷。后来只能走"假离婚"的路子,但这里面风险太大,真心不建议!
银行主要看最近2年的征信记录。如果逾期发生在3年前,可以尝试打印完整版征信报告,有些银行会酌情考虑。
比如疫情期间的特殊情况证明、医院开具的住院证明,甚至是被冒用身份贷款的报案回执,这些都能成为有力的佐证材料。
有个客户通过把首付从30%提到40%,成功让银行放宽了征信审核标准。多准备10万首付,月供压力反而减轻了500多,这波操作确实值!
很多朋友纠结要不要让征信好的单独贷款,这里给大家算笔账:假设贷款100万,30年期限
共同贷款 | 单独贷款 | |
---|---|---|
月收入要求 | 2.2万元 | 4.4万元 |
利率浮动 | +0.5% | 基准利率 |
审批难度 | 中等 | 困难 |
所以说不到万不得已别选单独贷款,实在不行可以考虑让父母做共同还款人,不过要提前做好公证。
翻看《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管理暂行办法》第17条发现,银行在查询配偶征信时,必须取得本人书面授权。也就是说,如果你对象偷偷查你征信,这属于违法行为!
另外要注意,在夫妻共同债务认定方面,就算离婚了,婚姻存续期间的房贷仍属于共同债务。所以那些想通过离婚规避风险的朋友,千万别聪明反被聪明误!
去年接触的客户王女士,对象有8次信用卡逾期记录。我们采取了三步走策略:
最后成功在渤海银行获批贷款,虽然利率上浮20%,但总比买不成房强。
总之,伴侣征信问题不是世界末日,关键要找对方法。建议准备买房的情侣们,提前6个月开始自查征信,有问题及时处理。大家还有什么具体问题,欢迎在评论区留言,咱们继续唠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