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好多老铁都在问,网上那些宣称"不上征信"的网商贷到底靠不靠谱?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这个事儿。先给个结论:确实有部分平台的借贷记录不报送央行征信,但这里头水可深了!得注意平台资质、合同条款、借款期限这些关键点,稍不留神可能掉坑里。下面就从征信系统运作原理到具体平台筛查方法,手把手教你识别真正的非征信网贷。
说到网商贷上不上征信,得先整明白征信系统的工作原理。目前主要有两种记录方式:
去年在杭州遇到个开奶茶店的小王,他就是借了某平台3万块周转,结果在银行办房贷时才发现这笔借款根本没上征信。这说明有些平台确实存在"漏报"情况,但这事可遇不可求。
那些注册资金不足5亿、没挂着"消费金融"牌照的平台,很多都走第三方资金渠道。上周有个读者老张跟我吐槽,他借的某分期平台都逾期两个月了,查征信愣是没记录。
注意看借款合同里的《征信授权书》!有些公司虽然资质齐全,但可能选择不上传小额短期借款。比如某知名平台的7天应急贷,合同里就明确写着"本产品暂不接入征信系统"。
这种最要当心!平台自己不放贷,只是撮合借贷双方。我表弟去年就踩过这个坑,平台宣传"不上征信",结果放款方其实是家村镇银行,最后还是上了征信记录。
30天内的超短期借款很多平台都懒得报征信,毕竟上报数据也要成本。但注意!逾期超过30天的,90%以上的平台都会补报征信记录。
教大家三个实用方法:
有个取巧的办法——直接打客服电话问:"我要是按时还款,这笔借款会上征信吗?"注意听客服的措辞,如果支支吾吾说"可能不会",那基本就是不上。
先说优点:确实不影响银行贷款审批,短期应急不错。但缺点更吓人:
去年深圳就有个案例,某平台虽然不上征信,但把借款人信息打包卖给了催收公司。所以啊,不上征信≠可以赖账,人家有的是办法治你。
就算平台不上征信,碰到以下情况还是会影响信用:
情况 | 影响范围 |
---|---|
被法院强制执行 | 所有金融机构可见 |
接入百行征信 | 影响其他网贷审批 |
关联芝麻信用 | 降低花呗借呗额度 |
有个做电商的朋友,就是因为在某平台逾期被降了芝麻分,结果店铺的信用贷款额度直接腰斩。
最后给真心需要周转的朋友几点建议:
记住,再不上征信的贷款也是债务。就像我常跟粉丝说的:"网贷就像辣椒酱,偶尔调味可以,顿顿当主食准出事。"
说到底,用不用这些不上征信的网商贷,关键看你的还款能力和资金用途。短期周转救急可以,长期依赖绝对不行。毕竟信用社会,咱们的信用记录可比那点借款额度值钱多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