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公司突然收到催款函,很多负责人会陷入慌乱。别担心!本文从法律效力确认、还款方案制定、沟通技巧等7个维度,手把手教你如何专业处理催款函。特别提醒注意法定时效、协商话术等关键细节,帮你避免信用受损,掌握债务处理主动权,更附赠预防账款纠纷的实用技巧!
看到快递单上"律师函"三个字时,我的太阳穴突突直跳。上周刚处理完供应商的结算纠纷,这又来个新状况。不过冷静下来想想,其实催款函处理有章可循...
记得上个月老王的公司吗?他们财务主管一收到函件就急着转账,结果后来发现对方算多了2期利息。所以说啊,先深呼吸,把文件摊开仔细看。
这里有个小技巧:用黄色荧光笔把金额、期限、违约责任这三个重点标出来。去年我们帮客户处理的一起案例,就是发现对方把违约金比例写高了0.5%,成功减负3万多呢!
上周去税务局办事,碰到做建材生意的张总。他正为20万的催款函发愁,我给他画了张流程图,今天也分享给大家...
召集财务、法务、业务三方开个紧急会议。记得带上:
原始合同复印件
近半年对账单
往来沟通记录
重点查这三处:
① 是否存在重复计息
② 逾期是否因对方履约瑕疵导致
③ 是否有已付未销账的记录
上季度处理的案例里,有家公司因为没注意时效中断规则,差点丧失抗辩权。所以建议收到函件15日内必须书面回复!
给大家个参考模板:
首期偿还30%(争取免除滞纳金)
剩余分6期(附企业经营改善计划)
要求出具债务结清证明
不过要注意!如果选择分期,务必在协议里写明"按期履行则免除其他责任",这条能防后续纠纷。
去年参加商会座谈会,听律师讲了个真实案例。某公司老板把催款函扔进碎纸机,结果在庭审中被认定恶意逃避债务...
"王总咱们多年交情,您先撤函我下周准打款"——这种话千万别信!所有协商结果必须形成书面补充协议,最好通过企业邮箱沟通留痕。
说到底,处理催款函是治标,建立科学的账款管理制度才是治本。这里分享我们给合作企业设计的3道防火墙...
记得采购部小刘上次说的吗?他们用了这个体系后,坏账率直接从8%降到1.2%,现金流明显改善。
最近收到不少读者提问,挑3个有代表性的说说...
这要看合同约定哦!如果原协议有"加速到期条款",对方确实有权提前追偿。但单方面缩短期限需举证,建议要求对方提供计算依据。
立即发送还款凭证+情况说明,同时联系银行出具流水证明。去年有客户遇到这种情况,后来查实是对方财务系统出bug呢!
处理催款函就像下棋,走对关键步就能化险为夷。保持专业态度,用好法律武器,企业完全可以把危机转化为提升管理水平的契机。如果拿不准具体操作,记得及时咨询专业机构哦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