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很多粉丝问我:不上征信的网贷是不是可以随便借?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讲讲,网贷不上征信≠没有后果!你以为平台拿你没办法?催收电话能打到你怀疑人生,更可怕的是...(先卖个关子)文章最后还会教你怎么查自己到底借过哪些网贷,建议先收藏再看!
前几天有个95后小伙找我咨询,说他借了5家不上征信的网贷,现在每月工资刚到手就没了。最要命的是催收直接找到他公司,差点丢了工作。这时候你可能会想:不是说不上征信吗?怎么还能这么搞?
我见过最夸张的案例,有个姑娘因为3000块网贷没还,催收直接往她老家寄了"法律告知函"(虽然多数是伪造的),害得父母连夜凑钱还款。
现在很多网贷平台都接入了百行征信和互联网金融协会的数据库,就算央行征信查不到,你的借贷记录早就在行业内部共享了。
去年有个做餐饮的小老板跟我诉苦,他借了20万不上征信的网贷周转,结果现在利滚利变成50万。这里要敲黑板了:不上征信≠利息合法!
遇到这种情况,记得保留所有转账记录和合同,直接打银保监会投诉电话。有个粉丝就靠这招要回了多收的利息。
去年杭州互联网法院就审结过类似案件,虽然网贷不上征信,但法院判决后就会进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,这时候可是真的会影响征信了!
如果已经借了不上征信的网贷,先别慌!我总结了三步处理法:
有个粉丝用这个方法,成功把2万多的债务谈到只还本金,省了将近8000块利息。
最近发现新型诈骗盯上了急需用钱的人,这里提醒大家注意:
上周刚有个大学生差点被骗,对方声称是某网贷平台客服,说要"解冻账户"需要转账5000元。幸亏他想起我之前讲的防骗指南,及时报警避免了损失。
说实话,看到这么多被网贷坑害的案例真的很痛心。记住这句话:所有命运的馈赠,都在暗中标好了价格。与其纠结上不上征信,不如从源头控制消费欲望。如果真有资金需求,建议优先考虑银行正规贷款,虽然手续麻烦点,但至少安全靠谱。
最后送大家一个自查小技巧:在微信搜索"XXX网贷查征信",如果能查到相关讨论,说明这个平台很可能对接了征信系统。觉得有用的话,记得转发给身边容易冲动消费的朋友!